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儿童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这些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脏发育异常、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部分患儿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心悸、乏力、胸闷等表现。
窦性心动过速是指心率超过同龄儿童正常范围,常见于发热、运动、情绪激动等生理情况,也可能由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引起。患儿可能出现心悸、出汗等症状,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去除诱因后多可自行缓解。若持续存在需排查病理性原因。
窦性心动过缓指心率低于正常下限,常见于运动员或睡眠状态,病理原因包括心肌炎、颅内压增高或药物影响。轻度者多无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头晕、乏力,必要时需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或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极少数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房性早搏是心房异位起搏点提前激动所致,多数为良性,可能与疲劳、饮茶等因素有关。患儿可感觉心跳停顿,心电图显示P波形态异常。通常无须用药,频繁发作时可考虑普罗帕酮片或美托洛尔缓释片,需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
室性早搏起源于心室异位节律点,健康儿童也可出现,但频发或多源性早搏需警惕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患儿可能主诉心前区不适,心电图可见宽大畸形QRS波。无症状者观察即可,必要时使用盐酸胺碘酮片或盐酸索他洛尔片控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心率常达180-250次/分,多因房室结双径路等先天结构异常导致。急性发作可通过冰敷面部或压迫颈动脉窦终止,药物可选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反复发作者可行射频消融术根治。
房室传导阻滞按程度分为三度,一度阻滞多无症状,三度阻滞需紧急处理。病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或心脏术后,严重者会出现阿斯综合征。一度阻滞观察即可,二度以上需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三度阻滞常需植入永久起搏器。
家长发现儿童有心率异常、面色苍白或活动耐量下降时,应及时记录发作特点并就医检查。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限制含咖啡因饮料摄入。定期随访心电图和心脏超声,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疫苗接种前需评估心脏状况,感染性疾病痊愈前应充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