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慢性鼻炎通常不能自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护理可有效控制症状。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病程持续超过12周。
慢性鼻炎多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腔结构异常或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导致。鼻黏膜在长期炎症刺激下可能出现增生性改变,如黏膜肥厚或息肉形成,这类病理变化难以自行逆转。过敏性鼻炎患者若持续接触过敏原,炎症反应也会反复发生。环境干燥、空气污染等因素可能加重黏膜损伤,进一步延缓恢复。
极少数轻症患者可能因环境改善或免疫力增强暂时缓解症状,但黏膜的慢性炎症状态仍存在复发风险。儿童患者随着生长发育,部分鼻腔结构问题可能有所改善,但成人患者的黏膜病变通常需要医疗干预。合并鼻窦炎、鼻息肉等并发症时,更需积极治疗防止病情进展。
建议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减轻症状。若出现持续鼻塞、脓性分泌物或头痛,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或建议手术治疗。规律随访和长期管理是控制慢性鼻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