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腰疼是什么原因

4.89万次浏览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产妇腰疼可能与妊娠期生理变化、分娩损伤、缺钙、腰肌劳损、盆腔炎等因素有关。产后腰痛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活动。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1、妊娠期生理变化

怀孕期间随着子宫增大,孕妇重心前移导致腰椎前凸加剧,长期牵拉腰部肌肉和韧带可能引发慢性劳损。这种生理性腰痛通常产后1-2个月会逐渐缓解,可通过热敷、适度按摩腰部肌肉帮助恢复,日常应避免久站久坐,使用护腰垫减轻腰椎压力。

2、分娩损伤

自然分娩时产道扩张可能造成骶髂关节错位或骨盆带松弛,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牵涉痛。这类疼痛多集中在腰骶部,伴随翻身困难等症状。康复科医生可能建议进行骨盆矫正或低频脉冲电治疗,必要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

3、缺钙

哺乳期钙质大量流失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引发腰部隐痛伴下肢乏力。这种情况需要检测血钙水平,遵医嘱补充碳酸钙D3片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同时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摄入,每日保证600毫克钙质补充。

4、腰肌劳损

产后频繁弯腰抱娃、换尿布等动作容易造成腰方肌、竖脊肌等部位劳损,表现为腰部僵硬感和针刺样疼痛。急性期可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配合红外线理疗,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哺乳姿势,使用尿布台减少弯腰动作。

5、盆腔炎

产后抵抗力下降可能引发细菌上行感染,出现腰痛伴随下腹坠胀、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妇科检查可发现附件区压痛,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改善循环。

产妇应注意保持充足休息,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哺乳时用枕头支撑腰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的食物如鱼肉、鸡蛋、黑芝麻等,每天进行10-15分钟仰卧抬腿等温和的腰背肌锻炼。如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下肢麻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椎间盘突出等严重病变。定期进行产后康复检查,通过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恢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