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眼睛黑眼球出现白斑可能与角膜白斑、白内障、角膜溃疡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角膜白斑通常由角膜炎症或外伤引起,表现为视力下降、畏光等症状;白内障多见于老年人,与晶状体混浊相关;角膜溃疡可能伴随眼痛、分泌物增多。需通过裂隙灯检查等确诊。
角膜白斑是角膜组织瘢痕化的表现,可能与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或外伤有关。患者常出现视力模糊、异物感,严重时影响透光性。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感染药物,或建议佩戴角膜接触镜保护创面。若瘢痕严重影响视力,需考虑角膜移植手术。
白内障表现为晶状体混浊导致的黑眼球区发白,常见于老年性退化、糖尿病或长期紫外线暴露。初期可通过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延缓进展,成熟期需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需避免揉眼、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感染。
角膜溃疡引发的白斑多伴随眼红、流泪,常见于绿脓杆菌或真菌感染。需紧急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那他霉素滴眼液等抗菌药物,严重者需住院进行角膜清创。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眼部外伤者易发,日常应注意手部清洁和用眼卫生。
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可导致角膜基质层出现白斑样混浊,如颗粒状或格子状营养不良。早期症状轻微,随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视力进行性下降。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可尝试角膜胶原交联术,终末期需角膜移植。
该病表现为角膜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可能形成虹膜前粘连和角膜白斑。常见症状包括眼压升高、视物变形,需通过前房角镜检查确诊。治疗需联合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必要时行青光眼滤过手术。
日常需避免强光刺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持眼部清洁,不用手揉搓眼睛;控制用眼时间,每40分钟远眺放松;糖尿病患者应严格监测血糖。若白斑突然增大或伴随眼痛、视力骤降,须立即就诊眼科。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特别是高血压、高度近视等高风险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