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白眼球发黄伴有红血丝可能与结膜下出血、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黄疸、肝硬化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眼部护理、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改善。
结膜下出血通常由眼部外伤、剧烈咳嗽或揉眼导致,表现为眼白局部鲜红色片状出血。轻度出血无须特殊处理,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配合冷敷减轻充血。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一般1-2周可自行吸收。
长期用眼过度或环境干燥可能导致泪液分泌不足,引发眼睛干涩、充血发红。建议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涩,配合热敷促进睑板腺分泌。日常需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保持环境湿度在40%-60%。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出现眼白发黄伴充血、瘙痒。可遵医嘱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抗过敏,联合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缓解症状。家长需注意保持儿童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毛绒玩具等致敏物。
胆红素代谢异常时,巩膜黄染可能伴随皮肤发黄,常见于肝炎、胆管梗阻等疾病。需检查肝功能及腹部超声,确诊后使用茵栀黄颗粒退黄,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胆汁淤积。出现茶色尿或陶土样便应及时就医。
晚期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衰竭可能出现巩膜黄染合并蜘蛛痣、腹水。需通过肝弹性检测评估病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护肝,配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限制高蛋白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
建议避免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每日用人工泪液冲洗结膜囊。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增加深绿色蔬菜和蓝莓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若黄染持续加重或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排查肝胆疾病。儿童患者家长应定期检查其眼球转动是否灵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