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恶心反胃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保持休息、服用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恶心反胃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妊娠反应、胃炎、胆囊疾病等原因引起。
饮食不当可能引起恶心反胃,表现为进食后胃部不适、呕吐感增强。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避免空腹或暴饮暴食。若症状持续,可尝试饮用姜茶或薄荷茶缓解不适。
脱水可能导致恶心反胃,伴随口干、头晕等症状。适量饮用温水或淡盐水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因呕吐导致脱水加重。可少量多次饮水,每次50-1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部。若伴有严重呕吐,可口服补液盐溶液。
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可能诱发恶心反胃,常伴有头痛、乏力等表现。建议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通风,避免强光或异味刺激。可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睡眠不足会加重症状,需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
胃炎或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恶心反胃,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盐酸伊托必利片等药物。这些药物能调节胃肠动力、中和胃酸或保护胃黏膜。妊娠期呕吐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6片。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便秘等不良反应。
持续恶心反胃可能与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有关,通常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做碳13呼气试验,胃食管反流病可能需胃镜检查。根据病因可能需抗生素、抑酸剂或手术治疗。
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或未煮熟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精神压力。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记录恶心发作的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若症状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呕血、剧烈腹痛、意识模糊等表现,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