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厌食会引起哪些症状

5.46万次浏览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儿童厌食可能引起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降低、精神萎靡等症状。厌食通常由饮食习惯不良、心理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微量元素缺乏、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干预以避免长期健康损害。

1、体重下降

长期进食量不足会导致体重增长停滞或明显减轻,表现为皮下脂肪减少、肌肉量降低。家长需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曲线,若连续3个月低于正常增长标准,需就医排查是否存在胃肠功能紊乱或内分泌疾病。临床常用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颗粒等改善食欲,但须遵医嘱使用。

2、营养不良

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不足可引发贫血、夜盲症、口角炎等表现。典型体征包括头发干枯、指甲脆裂、皮肤苍白。建议家长增加蛋奶、瘦肉、深色蔬菜等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小儿复方氨基酸口服液、多维元素片等制剂。

3、生长发育迟缓

持续营养缺乏会影响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表现为身高低于同龄人、出牙延迟、运动能力落后。可能与锌缺乏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需检测血清锌、生长激素等指标。治疗可联合赖氨葡锌颗粒、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等药物,同时加强爬行、跳跃等运动刺激。

4、免疫力降低

免疫球蛋白合成不足会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每月患病超过3次需警惕。家长应注意保暖并避免交叉感染,医生可能推荐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匹多莫德颗粒等免疫调节剂,配合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措施。

5、精神萎靡

能量供应不足易引发注意力涣散、情绪烦躁或嗜睡,严重时可出现低血糖性晕厥。需排除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建立规律进食习惯。可少量多次提供香蕉、全麦面包等缓释能量食物,避免空腹超过4小时。

家长应记录儿童每日饮食种类和量,避免强迫进食造成心理压力。优先选择色彩鲜艳的餐盘和手指食物增加进食兴趣,限制餐前1小时零食摄入。若调整饮食2周无改善,或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需及时至儿科或营养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微量元素等检查。日常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