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鼻窦炎的外治方法主要有鼻腔冲洗、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物理治疗、中医外治法、手术治疗等。鼻窦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和病原体。鼻腔冲洗可以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塞症状。操作时需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不适。对于儿童或操作困难者,可选择喷雾式生理盐水。鼻腔冲洗适合轻中度鼻窦炎患者,可作为日常护理手段。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能有效减轻鼻黏膜炎症和水肿。这类药物通过局部作用降低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使用时应按照医嘱规范操作,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适用于过敏性鼻窦炎或伴有明显鼻黏膜水肿的患者。
物理治疗包括红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等,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物理治疗可缓解鼻窦区域疼痛和压迫感,辅助减轻鼻窦黏膜充血。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直接照射。物理治疗适合慢性鼻窦炎或急性期症状缓解后的辅助治疗,通常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见效。
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穴位贴敷、中药熏蒸等。针灸常选取迎香、印堂等穴位疏通鼻窍;穴位贴敷多用白芥子、细辛等药物刺激穴位;中药熏蒸通过草药蒸汽改善鼻腔通气。中医外治法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减轻症状,适合反复发作的鼻窦炎患者。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避免自行尝试。
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无效、伴有鼻息肉或解剖结构异常的鼻窦炎,可考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手术通过微创方式开放鼻窦引流通道,切除病变组织。常见术式包括上颌窦开窗术、筛窦开放术等。手术治疗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鼻腔护理,预防复发。手术适用于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鼻窦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促进排出。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急性期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视力改变等严重表现,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治疗的同时,可结合上述外治方法综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