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排尿的有效方法

4.95万次浏览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躺着排尿可通过调整体位、放松肌肉、辅助工具等方式实现,适用于术后卧床、行动不便等特殊情况。长期卧床者需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1、调整体位

侧卧位是较适合的排尿姿势,将身体转向一侧,膝盖微屈,可在臀部下方垫软枕抬高骨盆。男性可轻微分开双腿,女性可尝试双膝并拢。该体位有助于减少尿道弯曲,降低排尿阻力。脊髓损伤患者使用此方法时需由护理人员协助稳定身体。

2、放松肌肉

排尿前深呼吸数次,有意识放松盆底肌及腹部肌肉。可通过温热毛巾敷于下腹部促进膀胱区血液循环。存在神经源性膀胱者可采用轻叩耻骨上区手法诱发排尿反射,但需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尿液反流。

3、使用便器

选择弧形边缘的医用便盆,放置时确保便盆开口对准会阴部。男性可用尿壶承接,女性可配合使用导尿漏斗。便器使用后需及时清洁,硅胶材质便盆可减少皮肤压疮风险。失禁护理垫应选择吸水性强的材质并及时更换。

4、声音诱导

播放流水声或口哨声刺激条件反射,适用于术后尿潴留患者。可配合温水冲洗会阴部形成温度刺激,水温控制在35-38℃为宜。该方法对脊髓损伤早期的排尿功能重建有一定帮助。

5、药物辅助

存在排尿困难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尿道平滑肌,或琥珀酸索利那新片调节膀胱逼尿肌功能。尿路感染患者需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长期卧床排尿者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定期翻身改变体位,每2小时按摩骶尾部预防压疮。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增强控尿能力,如凯格尔运动。出现尿液浑浊、排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发生肾盂肾炎等并发症。家属协助排尿时需做好手部消毒,保持床单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