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内分泌科
女性闭经年龄通常在45-55岁之间,中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闭经是卵巢功能衰退的自然生理过程,受遗传、环境、健康状况等多因素影响。
女性绝经年龄存在个体差异,但多数在45岁后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直至停经。卵巢功能从35岁左右开始缓慢下降,40岁后卵泡数量加速减少,雌激素水平波动导致月经不规律。典型表现为经期缩短或延长、经量减少或增多,最终12个月无月经来潮可确诊绝经。此过程可能伴随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围绝经期症状。保持规律体检有助于监测激素变化,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可预防骨质疏松,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可能缓解部分症状。
少数女性可能早于40岁出现卵巢早衰,表现为月经停止、不孕及雌激素缺乏症状。染色体异常如特纳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医源性因素如放化疗均可导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吸烟、长期精神压力、过度减肥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使绝经提前。若40岁前出现闭经需排查病因,必要时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对于55岁仍未绝经者应加强乳腺和子宫内膜监测,延迟绝经可能增加激素依赖性肿瘤风险。
建议女性从35岁起关注月经变化,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周期特征。均衡饮食应包含足量优质蛋白和欧米伽3脂肪酸,适度运动可选择瑜伽或快走。出现严重围绝经期症状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短期低剂量雌激素治疗,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绝经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和骨密度检测,保持适度社交活动有助于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