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要怎么检查出来

6.23万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碳13尿素呼气试验、碳14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胃镜检查等方式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由共用餐具、进食不洁食物、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腹胀、反酸、口臭等症状。

1、碳13尿素呼气试验

碳13尿素呼气试验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碳13标记的二氧化碳含量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受检者需空腹服用含碳13标记的尿素胶囊,静坐后向专用集气袋吹气。该方法无创且准确率高,适用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但检查前需停用抗生素和抑酸药物4周。

2、碳14尿素呼气试验

碳14尿素呼气试验原理与碳13类似,但使用碳14标记尿素。该方法灵敏度高且操作简便,但因含微量放射性物质,不推荐用于孕妇和儿童。检查前需空腹,服用胶囊后20分钟吹气采集样本,结果受近期药物使用影响较大。

3、粪便抗原检测

粪便抗原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抗原确定感染。该方法无需空腹,适合婴幼儿及服药困难者,但取样过程可能影响检测准确性。样本需新鲜且避免污染,阳性结果提示现症感染,阴性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

4、血清抗体检测

血清抗体检测通过抽血检查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抗体阳性仅提示曾感染,不能区分现症或既往感染,且抗体消失需数月时间。该方法不用于疗效评估,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时可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幽门螺旋杆菌。快速尿素酶试验将胃黏膜标本放入试剂,颜色变化提示感染;病理检查可直接观察细菌形态。胃镜能同时评估胃黏膜病变程度,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常用四联疗法包含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及两种抗生素。治疗期间避免共用餐具,实行分餐制,餐具定期煮沸消毒。日常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戒烟限酒。完成治疗后需间隔4周复查,确认根除效果。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时,建议共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