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产后羊水栓塞多发生在分娩后30分钟内,少数可能延迟至产后2小时内发生。羊水栓塞是羊水及其内容物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突发低血压、呼吸困难、凝血功能障碍等。
羊水栓塞在产后即刻发生的概率较高,尤其常见于胎盘娩出过程中。此时子宫收缩可能促使羊水通过子宫创面血管进入母体循环。典型症状包括突发胸闷、呛咳、烦躁不安,随后迅速出现血压下降、意识模糊。部分患者可能以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为首发表现,血液常呈现不凝固状态。这种情况与羊水中的促凝物质激活全身凝血系统有关,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少数情况下羊水栓塞可能延迟至产后2小时内发生,多见于存在子宫切口或产道损伤的产妇。这类延迟性发作可能表现为渐进性呼吸困难、皮肤黏膜出血点或尿量减少。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羊水缓慢渗入血管或机体对羊水成分的迟发型过敏反应有关。剖宫产术后产妇需特别注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手术创伤可能增加羊水入血风险。
所有产妇在产后24小时内都应接受严密监护,医护人员会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及阴道出血情况。建议产后及时排空膀胱避免子宫受压,保持会阴清洁降低感染风险。如出现寒战、气促或异常出血应立即告知医务人员。对于有羊水栓塞高危因素的产妇,产前需充分评估并做好急救预案,分娩时建议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