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打呼噜可能由肥胖、鼻咽部结构异常、睡姿不当、饮酒和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使用止鼾器械、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呼吸机治疗等方式缓解。
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气道,导致睡眠时气流不畅引发鼾声。控制体重是关键,建议通过低脂饮食和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减轻颈部脂肪压力。夜间侧卧也有助于减少舌根后坠。
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等可能造成呼吸道狭窄。这类情况常伴随睡眠呼吸暂停,需通过鼻内镜检查确诊。鼻腔扩张器能暂时改善通气,严重者需考虑鼻中隔矫正术或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仰卧位时舌肌松弛易阻塞咽部气道。使用记忆枕保持头部15度仰角,或穿戴防仰睡背心可减少60%的鼾声。建议尝试左侧卧睡姿,必要时在睡衣后背缝制网球避免翻身。
酒精会使咽部肌肉过度松弛,睡前4小时饮酒会使鼾声频率提高3倍。戒酒是最佳选择,难以戒断者可选择低度酒并严格控制饮用量。蜂蜜水、酸枣仁茶等安神饮品可作为替代。
随着年龄增长,咽部肌张力自然下降。这种情况可尝试口咽肌训练,如每天吹奏口琴15分钟。严重者可经医生评估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配合鼻腔用生理性海水喷雾保持湿润。
长期打鼾者应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睡前避免饱食和剧烈运动。卧室保持50%湿度有助于减少黏膜干燥,使用加湿器时需每周彻底清洁。记录睡眠日志帮助医生判断诱因,含有薄荷醇成分的精油按摩颈部可能暂时改善症状。日常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类食物,加强咽部肌肉锻炼如伸缩舌头运动,但出现睡眠呼吸暂停或晨起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