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咽喉炎如何治疗

李胜锋 主治医师

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反流性咽喉炎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抑酸药物治疗、咽喉保护治疗、伴随症状管理及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反流性咽喉炎通常由胃酸反流刺激、饮食习惯不当、肥胖或腹压增高、食管括约肌功能异常及咽喉黏膜防御机制受损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高脂、辛辣及酸性食物摄入,戒烟限酒,避免睡前2-3小时内进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可减少夜间反流。控制体重与避免紧身衣物有助于降低腹压,减少胃酸反流频率。

2、抑酸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需连续用药4-8周。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适用于轻症患者。疗程结束后若症状反复,可能需维持治疗或调整用药方案。

3、咽喉保护治疗:

含硫糖铝混悬液的局部用药可在咽喉黏膜形成保护层。藻酸盐制剂能中和反流至食管的胃酸。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碱性溶液可缓解咽喉干燥及刺激感。

4、伴随症状管理:

对于咽喉异物感明显者,可短期使用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慢性咳嗽患者需排查是否合并气道高反应性。声带水肿或息肉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

5、定期复查:

初次治疗4周后需评估疗效,必要时行胃镜或24小时食管pH监测。长期抑酸治疗者应监测骨密度及血清镁水平。症状完全缓解后仍建议每3-6个月随访一次。

日常建议选择碱性食物如燕麦、香蕉、南瓜,避免薄荷、巧克力等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的食物。餐后适量散步促进消化,避免立即平卧。练习腹式呼吸有助于调节食管功能。合并焦虑或睡眠障碍时,音乐疗法及冥想可辅助改善症状。咽喉干燥者可每日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避免含糖饮品刺激胃酸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