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瑾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外科
胎记一般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但需根据胎记类型、大小及位置综合评估。常见可手术的胎记包括色素性胎记(如太田痣)和血管性胎记(如鲜红斑痣),手术方式主要有激光治疗、切除缝合术等。
色素性胎记若影响外观或存在恶变风险,通常建议手术干预。激光治疗适用于浅表性胎记,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分解色素颗粒;切除缝合术则适用于较大或凸起的胎记,需分层缝合以减少瘢痕。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红肿或色素沉着,多数可自行恢复。血管性胎记中,鲜红斑痣可通过脉冲染料激光封闭异常血管,而草莓状血管瘤若生长迅速或引发出血,需手术切除。手术需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创面护理需保持干燥避免感染。
部分特殊类型胎记如先天性巨痣或位于眼周、口周等敏感区域的胎记,手术需谨慎评估。先天性巨痣因面积大且可能伴发神经系统异常,需多学科协作制定方案;敏感区域手术可能影响功能,需采用显微技术或分次切除。此外,瘢痕体质者术后易形成增生性瘢痕,需提前告知医生。非手术方式如冷冻治疗或药物注射对某些胎记效果有限,仅作为辅助选择。
术后需遵医嘱定期换药,避免剧烈运动摩擦创面,防晒有助于减少色素沉着。若胎记短期内增大、破溃或伴随疼痛,应及时复查排除恶变。日常护理中可使用温和护肤品减少刺激,瘢痕增生者可配合压力疗法或硅酮制剂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