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结直肠癌放疗的副作用

4.72万次浏览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结直肠癌放疗副作用可通过药物干预、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及定期复查等方式缓解。副作用管理需综合考虑生理耐受与疾病控制需求。

1、药物干预:

放疗可能导致恶心、腹泻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止泻、奥美拉唑保护胃肠黏膜,或昂丹司琼缓解呕吐。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髓抑制,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并配合升白细胞药物。

2、皮肤护理:

放疗区域皮肤可能出现干燥、瘙痒或红斑。建议使用无酒精保湿霜,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禁止抓挠或使用刺激性清洁剂,出现水疱破溃需及时就医。腹部放疗者需防晒,避免冷热刺激加重皮肤反应。

3、营养支持:

高蛋白低渣饮食可减轻肠道负担,推荐蒸蛋羹、嫩豆腐等易消化食物。腹泻期间补充电解质水,避免奶制品及高纤维蔬菜。少食多餐,每日5-6次,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粉补充热量。烹饪方式以炖煮为主,禁用煎炸辛辣。

4、心理疏导:

放疗带来的疲乏感和形象改变易引发焦虑抑郁。可参加肿瘤患者互助小组,通过正念冥想调节情绪。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医护人员会评估心理状态并提供认知行为治疗。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情绪。

5、定期复查:

放疗期间每周需评估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束放疗后每3个月复查肠镜和肿瘤标志物,监测迟发性放射性肠炎。出现持续腹痛、便血或体重骤降需立即就诊。

放疗期间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可改善胃肠道功能并缓解疲乏。摄入足够水分但避免咖啡因饮品,腹泻时可饮用米汤补充能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使用软毛牙刷预防口腔溃疡。记录每日症状变化便于复诊时与医生沟通。长期放疗患者需补充维生素B12预防贫血,避免生冷食物降低感染风险。睡眠障碍者可尝试温水泡脚或轻柔音乐助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