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疝气的形成可能由腹壁肌肉薄弱、腹腔内压力增高、先天性缺陷、年龄增长、慢性咳嗽等原因引起。疝气可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
1、腹壁薄弱:腹壁肌肉或筋膜层薄弱是疝气形成的基础。先天性腹壁发育不良或手术后腹壁组织损伤可能导致薄弱区域,腹腔内容物易从此处突出。治疗上需通过手术修补薄弱区域,如无张力疝修补术或腹腔镜疝修补术。
2、腹压增高:腹腔内压力持续增高是疝气的重要诱因。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重体力劳动等均可能导致腹压升高,促使腹腔内容物从薄弱处突出。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提重物、治疗慢性咳嗽,可减少腹压。
3、先天缺陷:先天性腹壁缺陷,如脐疝或腹股沟疝,多见于婴幼儿。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闭合不全导致薄弱区域,腹腔内容物易突出。婴幼儿脐疝多数可自愈,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4、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腹壁肌肉和筋膜逐渐退化,导致腹壁薄弱,疝气发生率增高。老年人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必要时通过手术修补薄弱区域。
5、慢性疾病: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肝硬化等疾病可能导致腹压持续增高,增加疝气风险。治疗原发病,如使用止咳药物、控制前列腺增生,可减少疝气发生。
疝气的预防和治疗需结合饮食、运动和生活护理。饮食上应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避免便秘;运动上可选择低强度活动,如散步、瑜伽,避免剧烈运动;生活护理上应避免提重物,保持良好排便习惯。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