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全身酸痛可能由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病毒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长时间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肉乳酸堆积,引发全身酸痛。常见于运动后或重体力劳动者,表现为肌肉僵硬、乏力。建议减少活动量,适当热敷或按摩酸痛部位,帮助乳酸代谢。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需警惕横纹肌溶解症等严重情况。
长期睡眠质量差会影响肌肉修复,导致全身弥漫性酸痛。可能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头痛等症状。改善睡眠环境、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慢性失眠患者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仑片等镇静催眠药物。
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等感染常引起全身肌肉酸痛,多伴有发热、乏力症状。流感病毒感染可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抗病毒药物。登革热需监测血小板,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悬液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导致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类风湿关节炎通常表现为晨僵、对称性关节肿痛,可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伴随蝶形红斑、光过敏,需用醋酸泼尼松片、羟氯喹片控制病情。
钙质流失导致的骨质疏松可引起全身骨骼隐痛,常见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检查可确诊,治疗需联合使用阿仑膦酸钠维D3片、碳酸钙D3咀嚼片等药物。日常建议增加日照时间,适量补充奶制品、豆制品等高钙食物。
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运动前后做好热身与拉伸,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饮食中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的摄入,如鱼类、蛋类、蘑菇等。若酸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关节肿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肌酶谱等相关检查。中老年人群可定期进行骨密度筛查,预防骨质疏松相关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