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血钠高即高钠血症,主要表现为口渴、烦躁、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脑细胞脱水、癫痫发作甚至死亡。高钠血症的危害包括神经系统损伤、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肾功能损害等。
高钠血症早期最明显的症状是口渴,由于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促使患者主动饮水。若未及时补充水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脱水,表现为皮肤干燥、尿量减少。治疗需根据病因调整,如限制钠摄入或静脉补充低渗溶液。
血钠浓度持续升高可引发脑细胞脱水,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烦躁不安、嗜睡或意识模糊。严重时因脑组织收缩牵拉血管,导致颅内出血或癫痫发作。需紧急处理,如缓慢输注低渗盐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监测神经系统变化。
高钠血症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荷,表现为心悸、血压升高。长期未纠正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治疗需结合原发病因,如利尿剂过量引起者需调整用药,并密切监测电解质和心功能。
肾脏是高钠血症调节的关键器官,长期高钠状态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少尿、氮质血症。部分患者因尿崩症或急慢性肾病引发高钠血症,需针对性治疗,如使用去氨加压素片或调整透析方案。
严重高钠血症可引起肌肉痉挛、无力甚至横纹肌溶解,与电解质紊乱导致的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有关。需及时纠正血钠水平,必要时静脉补充平衡液,同时评估肌酸激酶等指标。
预防高钠血症需保持均衡饮水,避免过量摄入高盐食物。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应定期监测电解质。出现持续口渴、意识改变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纠正血钠速度需严格控制,避免脑水肿等并发症。日常注意观察尿量和皮肤弹性变化,高温环境下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