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是骨质疏松的表现吗

2.03万次浏览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腰酸可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之一,但并非唯一原因。骨质疏松通常由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身高变矮、易骨折等症状。腰酸还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因素有关。

骨质疏松引起的腰酸多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活动后加重,夜间或久坐后更明显。这类疼痛与椎体压缩性骨折相关,常见于绝经后女性或高龄人群。患者可能同时出现驼背、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等体征。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双能X线吸收法可准确评估骨质状况。

腰肌劳损导致的腰酸常因久坐、姿势不良或过度劳累诱发,疼痛区域集中在腰部两侧肌肉,按压时有明显酸痛感。改变体位或休息后症状多能缓解,热敷和适度拉伸有助于改善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酸多伴随下肢放射痛,咳嗽或弯腰时疼痛加剧,通过腰椎MRI可明确诊断。

泌尿系统结石或感染也可能引发腰部酸痛,这类疼痛多呈阵发性绞痛,可能伴尿频、血尿等症状。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引起的腰酸多位于下腰部,与月经周期相关,妇科检查可协助鉴别。部分内脏疾病如胰腺炎、腹主动脉瘤等也可能表现为放射性腰痛,需通过腹部超声或CT排查。

建议长期腰酸患者及时就医检查骨密度,日常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晒太阳20-30分钟。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选择游泳、快走等低冲击运动。饮食中增加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的摄入,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绝经期女性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