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普外科
玻璃割伤后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疫苗,需根据伤口深度、污染程度及个人免疫接种史综合判断。若伤口较深、被泥土或铁锈污染,或超过5年未接种破伤风疫苗,通常建议接种;表浅清洁伤口且近期完成免疫接种者可能无须额外处理。
玻璃割伤后破伤风风险主要与伤口性质相关。表浅且清洁的伤口因暴露于氧气环境,破伤风梭菌难以存活,风险较低。若伤口较深形成厌氧环境,或被土壤、灰尘污染,可能携带破伤风梭菌孢子,此时需及时接种疫苗。免疫接种史是关键因素,完成基础免疫且5年内加强接种者体内抗体水平通常足够,超过5年则需评估补种。儿童若按时接种含破伤风成分的疫苗如百白破疫苗,一般无须额外处理。
特殊情况下需警惕破伤风感染。玻璃残留异物未彻底清创、伤口处理延误超过6小时、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未完成基础免疫程序或免疫史不明者,除接种疫苗外可能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动物实验显示破伤风梭菌在厌氧环境下繁殖速度可提升数十倍,但临床数据表明规范伤口处理可使感染概率降至极低水平。
建议受伤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玻璃碎片和污染物,压迫止血后就医评估。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包扎过紧创造厌氧环境。观察是否出现牙关紧闭、肌肉痉挛等破伤风典型症状,一旦发现立即急诊处理。定期接种破伤风疫苗是预防关键,成年人每10年需加强接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