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肛门堵塞感憋胀感觉可能与痔疮、直肠脱垂、肛周脓肿、直肠肿瘤、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内痔脱出时可产生肛门堵塞感,伴随排便出血或黏液分泌。轻度痔疮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等药物。反复发作或严重脱出需考虑胶圈套扎术或痔切除术。
直肠壁全层或部分脱出肛门外,导致明显坠胀感和排便不尽感。初期可通过提肛运动改善,重度脱垂需行Altemeier手术或Delorme手术修复。长期便秘、分娩损伤是常见诱因。
肛腺感染形成脓腔时会产生肛门胀痛伴发热,脓肿破溃前有强烈堵塞感。确诊后需切开引流,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疗。延误处理可能发展为肛瘘。
直肠息肉或恶性肿瘤增大时可阻塞肠腔,早期表现为便意频繁、里急后重。需通过肠镜活检明确性质,良性息肉可行EMR切除,恶性肿瘤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手术。
盆底肌群协调异常导致排便困难,常见于产后女性或神经损伤患者。生物反馈治疗配合琥珀酸索利那新片可改善症状,严重失弛缓症需考虑括约肌切开术。
日常应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久坐久站。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每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出现肛门坠胀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便血时,须立即至肛肠外科就诊。肛门指诊、直肠超声或肠镜检查能帮助明确病因,根据诊断结果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