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房有肿块是怎么回事

8062次浏览

吴国君 副主任医师

吴国君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乳腺外科

哺乳期乳房有肿块可能由乳汁淤积、乳腺炎、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按摩、排空乳汁、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乳汁淤积

哺乳期乳汁排出不畅可能导致乳汁淤积形成肿块,通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硬结伴胀痛。可能与哺乳姿势不当、婴儿吸吮力不足、文胸过紧等因素有关。建议调整哺乳姿势,每次哺乳后用手或吸奶器排空残余乳汁,用温热毛巾敷10-15分钟并沿乳腺管方向轻柔按摩。若48小时未缓解需就医排除乳腺炎。

2、乳腺炎

细菌感染引发的乳腺组织炎症,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硬块伴发热寒战。可能与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乳汁淤积继发感染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严重者需静脉抗生素治疗。

3、乳腺囊肿

乳腺导管阻塞形成的囊性肿物,触诊有弹性感,B超可明确诊断。通常与激素变化、导管结构异常相关。较小囊肿可通过穿刺抽液处理,直径超过3厘米或反复发作需手术切除。哺乳期间若无感染可继续母乳喂养,但需避免压迫囊肿区域。

4、乳腺纤维腺瘤

良性肿瘤多呈圆形活动肿块,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妊娠哺乳期可能暂时增大,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若肿块快速增大或影响哺乳,哺乳期结束后可考虑手术切除。日常应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定期乳腺超声复查。

5、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分泌物滞留导致导管扩张,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伴乳头溢液。急性期需抗感染治疗,慢性反复发作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哺乳期间应注意乳头清洁,发现血性或脓性溢液立即就诊。

哺乳期发现乳房肿块应每日观察肿块变化,记录大小、硬度、疼痛程度。哺乳前后用40℃温水清洁乳头,选择无钢圈哺乳文胸避免压迫。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适量补充卵磷脂帮助乳化乳汁。若肿块持续增大、皮肤发红、体温超过38.5℃或出现脓性分泌物,需立即至乳腺外科就诊,避免延误急性乳腺炎治疗时机。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服用退热或抗生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