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丽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科
尿道炎通常是可以治好的。尿道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调整可有效治愈。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治疗、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等。
细菌性尿道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可杀灭致病菌,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细菌耐药。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腰痛需及时复诊。
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可增加尿量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避免饮用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适当饮用蔓越莓汁可能有助于抑制大肠杆菌黏附尿道,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冲洗剂。女性排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性生活前后及时排尿清洁。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裤造成局部潮湿。
治疗期间需减少辣椒、芥末等辛辣食物摄入,限制高糖、高盐饮食。适当补充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有助于增强尿道黏膜防御能力。合并膀胱刺激症状时需暂时避免酸性食物。
完成抗生素疗程后需复查尿常规,确认感染是否清除。反复发作的尿道炎需进行尿培养和药敏试验,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女性绝经后反复感染可考虑局部雌激素治疗。
尿道炎患者应避免憋尿、久坐等行为,注意劳逸结合。治疗期间暂停性生活,伴侣有症状需同步检查。日常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若出现血尿、持续发热或治疗3天后症状无改善,须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复发需建立良好卫生习惯,免疫力低下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