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DNA病毒。肝炎病毒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其中仅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其余均为RNA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其基因组为不完全双链环状DNA结构。该病毒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传播,感染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病毒侵入肝细胞后,其DNA会进入细胞核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成为病毒持续感染的关键因素。目前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核苷类似物,可抑制病毒复制但难以彻底清除cccDNA。
日常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需注意避免高危行为,如不规范的纹身、穿耳洞或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应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检测抗体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须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肝脏超声,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加重肝损伤。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