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科
婴幼儿阴道炎可能由外阴清洁不当、异物刺激、病原体感染、激素水平异常、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婴幼儿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红肿、分泌物增多、排尿不适等症状,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婴幼儿外阴皮肤娇嫩,若家长未及时更换尿布或清洁不到位,粪便、尿液残留可能刺激会阴皮肤。日常需使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清洗后保持干燥。若出现轻度红肿可外用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幼儿可能因好奇将纸巾、玩具碎片等塞入阴道,导致机械性损伤或继发感染。家长发现异常分泌物时需及时检查,必要时就医取出异物。医生可能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控制感染。
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通过污染的手、衣物传播,引发细菌性阴道炎。患儿可能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伴异味,需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测确诊。治疗可选用头孢呋辛酯颗粒或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严重时需静脉注射抗生素。
母体雌激素通过胎盘影响新生儿,可能导致暂时性分泌物增多,通常2-4周自行消退。若持续存在需排除其他病因,必要时使用弱效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避免长期使用影响发育。
尿布材质、洗涤剂或护肤品中的化学物质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会阴部红斑、丘疹伴瘙痒,需停用可疑过敏原,局部涂抹氧化锌软膏或地奈德乳膏。反复发作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
家长应每日用煮沸晾凉的温水从前向后清洗婴幼儿外阴,选择透气棉质尿布并及时更换。避免穿开裆裤以防异物进入,洗涤衣物使用中性配方产品。若发现分泌物异常、排尿哭闹或持续红肿,须及时至儿科或儿童妇科就诊,切勿自行使用成人妇科药物。治疗期间注意手部卫生,患儿衣物需单独清洗并阳光暴晒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