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斌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两种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症状特点和治疗方式。支气管哮喘通常由过敏或遗传因素引起,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和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则与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暴露相关,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症状发作具有可逆性,夜间或清晨加重较常见。患者可能伴随过敏性鼻炎或湿疹病史,肺功能检查显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常用控制药物包括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缓解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症状持续存在且逐年加重。肺功能检查显示持续性气流受限,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降低。稳定期治疗多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急性加重期可能需要联合莫西沙星片抗感染治疗。疾病晚期可能出现肺心病等并发症。
两种疾病都需要避免吸烟及刺激性气体接触,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定期监测峰流速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进行长期氧疗和肺康复训练。建议呼吸科门诊定期随访,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胸部CT或血气分析等检查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