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酒精性肝硬化可通过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内镜治疗、肝移植等方式治疗。酒精性肝硬化通常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损伤、纤维化引起,可能伴随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首要措施。长期饮酒会导致肝细胞持续受损,加速纤维化进程。完全戒酒可延缓病情进展,部分早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可能逐渐恢复。戒酒过程中可能出现戒断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或使用药物辅助。建议患者避免接触酒精环境,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需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D等微量元素。对于严重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饮食应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肝脏负担。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保护肝细胞膜,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改善肝脏抗氧化能力,美他多辛片辅助戒酒。合并腹水时可使用呋塞米片联合螺内酯片利尿。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电解质等指标,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对于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评估出血风险。必要时可行内镜下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预防出血。术后需短期禁食,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内镜治疗需重复进行,患者应配合随访计划。
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经严格评估后可考虑肝移植。需满足戒酒至少6个月等条件,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预防排斥反应。肝移植存在供体短缺、手术风险等问题,需充分评估利弊。移植后仍需坚持戒酒,定期复查肝功能。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日常需严格戒酒,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限制每日水分摄入。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避免劳累。定期监测体重、腹围变化,观察有无下肢水肿、意识改变等并发症征兆。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建议家属参与患者照护,帮助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陪同复查。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