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左侧乳房有肿块疼痛是什么原因

3.19万次浏览

吴国君 副主任医师

吴国君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乳腺外科

哺乳期左侧乳房有肿块疼痛可能与乳汁淤积、乳腺炎、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等因素有关。哺乳期乳房肿块疼痛通常由哺乳方式不当、细菌感染、激素变化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发热、压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乳汁淤积

哺乳期乳汁排出不畅可能导致乳汁淤积,形成肿块并伴随疼痛。这与婴儿衔乳姿势不正确、哺乳间隔时间过长、文胸过紧压迫乳腺管等因素有关。症状表现为乳房局部硬结、触痛明显,皮肤温度可能轻度升高。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增加哺乳频率、手法按摩或冷敷缓解。若淤积严重可能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癖消片、蒲公英颗粒等中成药辅助疏通。

2、乳腺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是哺乳期常见病因,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乳头皲裂处入侵导致。典型症状包括乳房红肿热痛、体温升高至38.5摄氏度以上,可能伴随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需就医进行血常规和超声检查,通常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乳汁排出通畅。

3、乳腺囊肿

激素变化可能导致乳腺导管阻塞形成囊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可活动肿块,伴胀痛感且在月经前加重。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囊肿可通过热敷和维生素E软胶囊调理,较大囊肿可能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哺乳期间需注意观察囊肿变化,避免压迫导致继发感染。

4、乳腺纤维腺瘤

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诱发乳腺纤维腺瘤,表现为边界清晰、质地坚韧的无痛性肿块,但在哺乳期因乳房充血可能出现压痛。超声检查可见类圆形低回声结节,通常建议哺乳期结束后行微创旋切术治疗。哺乳期间可通过穿戴宽松文胸减少刺激,定期复查监测肿块变化。

5、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异常扩张可能引发慢性炎症反应,特征为乳晕区条索状硬结伴压痛,可能挤出黏稠分泌物。发病与导管排泄障碍、吸烟等因素相关,需通过乳管镜检查确诊。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乳宁颗粒配合头孢呋辛酯片控制感染,严重者需行病变导管切除术。

哺乳期发现乳房肿块应及时停止患侧哺乳,用吸奶器定时排空乳汁避免淤积加重。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适当增加卷心菜、海带等含硫化合物食物。每日用温水清洁乳头后涂抹羊脂膏保护,选择无钢圈哺乳文胸减少压迫。若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或肿块持续增大超过一周,须立即就诊乳腺外科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