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指标通常表现为血红蛋白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减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缺铁性贫血可能由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补充铁剂、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
血红蛋白是判断贫血的重要指标,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通常低于正常值,成年男性低于130克每升,成年女性低于120克每升,孕妇低于110克每升。平均红细胞体积反映红细胞的大小,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通常小于80飞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指每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通常低于27皮克。红细胞分布宽度反映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程度,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通常超过15%。
缺铁性贫血患者还可能伴随血清铁蛋白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备的敏感指标,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通常低于15微克每升。转铁蛋白饱和度反映可用于血红蛋白合成的铁比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转铁蛋白饱和度通常低于16%。骨髓铁染色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金标准,可显示骨髓细胞内铁粒减少或消失。
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增加富含铁食物的摄入,如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可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一起食用。茶、咖啡等含多酚类物质会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与含铁食物同食。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治疗,常见铁剂包括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血红蛋白和铁代谢指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