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3.3万次浏览

董兆如 副主任医师

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需通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等方式进行综合护理。急性肝功能衰竭是肝脏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的严重病症,可能由药物中毒、病毒感染、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黄疸、意识障碍、出血倾向等症状。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指标,尤其注意意识状态变化。每小时记录尿量以评估肾功能,定期检测血氨、凝血功能、转氨酶等实验室指标。出现嗜睡或躁动等神经精神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监护过程中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患者。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患者常因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出现体液失衡,需精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根据血钠、血钾水平调整补液方案,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水肿加重。出现低血糖时需及时补充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静脉输液时应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负荷。

3、预防并发症

重点预防肝性脑病、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抬高床头30度减少脑水肿风险,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皮肤护理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发生。

4、营养支持

给予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日0.5克/千克体重以下。可选择支链氨基酸配方营养剂,减少芳香族氨基酸摄入。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补充热量,维持每日25-30千卡/千克体重的能量需求。

5、心理护理

患者及家属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需耐心解释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鼓励家属参与基础护理,指导其观察病情变化的方法。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沟通,避免增加其认知负担。可联系心理咨询师协助疏导情绪,建立积极治疗信心。

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需注意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肝脏负担。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蔬菜泥等,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食物。病房环境需保持通风良好,定期消毒。所有护理操作应轻柔有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患者衣物宜宽松柔软,避免摩擦皮肤。护理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都需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确保治疗方案及时调整。家属应学会基本护理技能,配合医护人员共同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