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肝功能三项通常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三项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该酶会释放入血导致数值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情况。轻度升高可能与熬夜、饮酒等生理因素有关,明显升高需警惕急性肝炎。临床常用联苯双酯滴丸、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不仅存在于肝脏,还分布在心肌和骨骼肌中。该指标异常升高时需结合其他检查鉴别肝源性或心源性损害。慢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倒置。护肝治疗可选用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药物。
总胆红素反映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数值增高可能提示溶血性疾病、胆道梗阻或肝细胞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周内消退,病理性黄疸需查明原因。茵栀黄颗粒、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可用于退黄治疗。
进行肝功能检查前应保持空腹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脂饮食,慎用伤肝药物。若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完善肝炎病毒筛查、肝脏超声等进一步检查。慢性肝病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