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出血可通过禁食观察、药物治疗、内镜止血、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胃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轻度胃出血表现为黑便或呕吐咖啡样物时,需立即停止进食饮水,避免加重出血。保持卧床休息,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变化。若6-8小时内无新发出血症状,可遵医嘱逐步尝试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温凉食物。此阶段禁止摄入刺激性食物及粗纤维蔬菜。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能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能在创面形成保护膜。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药物治疗适用于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早期控制。
对于活动性出血或可见血管残端,需急诊胃镜下实施钛夹夹闭、电凝止血或注射肾上腺素。内镜治疗能精准定位出血点,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有效率较高。术后需继续禁食24-48小时,逐步过渡到低温低纤维饮食。该方式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有限。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大出血时,需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或胃冠状静脉栓塞术。通过放射介入技术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致命性出血。术后可能出现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需限制蛋白摄入并监测血氨水平。该方式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门脉高压患者。
当出血量超过1500毫升或内镜治疗失败时,需考虑胃大部切除术或血管缝扎术。手术能彻底处理溃疡穿孔或肿瘤病灶,但术后可能出现倾倒综合征等后遗症。恢复期需采用少食多餐原则,避免高渗食物。该方式仅作为出血危及生命时的最终选择。
胃出血患者康复期应保持饮食温度适宜,避免过热刺激黏膜。选择易消化的鸡蛋羹、嫩豆腐等优质蛋白食物,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戒除烟酒、浓茶等刺激性物质,NSAIDs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恢复后建议定期复查胃镜,贫血患者可适当补充铁剂与维生素C促进造血功能。出现头晕、冷汗等休克前兆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