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半岁宝宝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感染、排查遗传性疾病、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贫血可能由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感染、遗传因素、生长发育过快等原因引起。
母乳喂养的宝宝需强化母亲膳食中铁的摄入,如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引入强化铁米粉,逐步添加肉泥、蛋黄等高铁辅食。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可搭配食用。避免过早引入牛奶等可能干扰铁吸收的食物。
确诊缺铁性贫血的宝宝需遵医嘱使用铁剂,常见有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宜在两餐间服用,避免与牛奶、钙剂同服影响吸收。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黑便、胃肠道不适等反应,家长需观察记录并及时反馈医生。疗程通常需持续2-3个月直至铁储备恢复。
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可能导致铁代谢异常,需积极控制原发感染。细菌感染时可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感染以对症支持为主,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慢性中耳炎、尿路感染等隐匿性感染也需排查。
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溶血性疾病需通过血红蛋白电泳、基因检测确诊。蚕豆病患儿需避免接触萘丸、蚕豆等氧化性物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能需脾切除治疗。家长应提供家族遗传病史,协助医生完善相关检查。
每1-2个月复查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变化趋势,铁剂治疗期间还需监测血清铁蛋白。生长发育曲线异常时需评估营养状况。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人群应从3-4月龄开始筛查。记录喂养史、排便习惯等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
家长应每日观察宝宝面色、活动量、食欲等变化,避免自行使用补血保健品。保持辅食添加的渐进性与多样性,烹饪时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贫血纠正后仍需每3-6个月随访血常规。出现嗜睡、呼吸急促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