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肝硬化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并改善生活质量。肝硬化治疗方式主要有抗病毒治疗、保肝药物、并发症管理、肝移植评估、生活方式调整等。
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需长期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纤维化进展风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及肝功能指标,避免擅自停药。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可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肝脏代谢功能。这类药物需配合病因治疗使用,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才能发挥疗效。
针对腹水可使用呋塞米片联合螺内酯片利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需接受内镜下套扎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肝性脑病则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
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符合米兰标准可考虑肝移植,术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移植前需评估心肺功能、营养状态及是否存在肝癌等禁忌证。
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选择鱼类、蛋清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预防腹水,绝对禁酒并避免使用对肝损伤的药物。适量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综合征。
肝硬化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肝癌,出现呕血、意识障碍等紧急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饮食宜采用蒸煮等低脂烹饪方式,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避免进食坚硬粗糙食物损伤曲张静脉。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对病情控制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