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蘑菇中毒可通过催吐、洗胃、药物治疗、血液净化、对症支持等方式解毒。蘑菇中毒通常由误食毒蘑菇引起,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幻觉、肝肾损伤等症状。
误食毒蘑菇后2小时内可尝试催吐减少毒素吸收。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诱发呕吐,重复进行直至呕吐物澄清。但昏迷、抽搐或误食腐蚀性毒蘑菇者禁止催吐,避免误吸或加重黏膜损伤。催吐后需立即就医进一步处理。
医院急诊科会使用生理盐水或活性炭混悬液进行洗胃,适用于中毒6小时内的患者。洗胃能清除胃内残留毒蘑菇碎片,活性炭可吸附部分毒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需谨慎操作,洗胃后需留置胃管持续引流观察。
针对不同毒素类型使用特效解毒剂。鹅膏菌中毒可用水飞蓟宾注射液保护肝脏,毒蝇伞中毒可静脉注射阿托品对抗胆碱能症状。无特效解毒剂时可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用硫普罗宁等药物辅助解毒。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血液灌流或血浆置换适用于重症中毒患者。通过体外循环装置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分子,尤其对引起肝肾衰竭的鹅膏菌毒素效果显著。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凝血功能及电解质平衡。
根据症状给予相应治疗。剧烈呕吐腹泻者需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出现惊厥可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急性肾衰竭需进行透析治疗。重症患者需转入ICU监护生命体征,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误食毒蘑菇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并保留剩余蘑菇样本供鉴定。所有解毒措施均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禁止自行服用民间偏方。中毒后6小时为黄金救治期,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器官损伤。恢复期应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野外采摘蘑菇需由专业人员鉴别,不食用不明品种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