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退烧药不退烧怎么办

2.32万次浏览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王星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喝了退烧药不退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用药、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不退烧可能与药物剂量不足、病原体耐药、合并其他感染、脱水、疾病进展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酒精擦拭导致皮肤刺激。可配合退热贴敷贴额头,每4小时更换一次。物理降温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寒战应立即停止。

2、调整用药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与布洛芬混悬液可交替使用,间隔时间不少于4小时。用药前需核对体重对应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栓剂适用于呕吐患者,如对乙酰氨基酚栓。用药后1小时复测体温,记录退热效果。

3、补充水分

每公斤体重每日需补充80-100毫升液体,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配制的溶液。发热时呼吸与皮肤蒸发量增加,脱水会加重体温调节障碍。观察尿量应保持每4小时1次,尿液呈淡黄色为宜。

4、观察症状变化

记录发热热型与伴随症状,如皮疹提示幼儿急疹,头痛呕吐需警惕脑膜炎。使用体温计测量腋温或耳温,避免水银体温计破裂。持续高热可能引发热性惊厥,需准备地西泮栓剂应急。

5、及时就医

发热超过72小时或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应就诊。血常规检查可区分细菌与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胸部X线排除肺炎,尿常规检测泌尿系统感染。重症需住院进行血培养等检查。

保持室内温度22-24摄氏度,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增加代谢负担。体温下降期注意保暖,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恢复期每日监测体温3次,观察有无复发迹象。退热后仍乏力需排查心肌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