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腹泻的常见症状主要有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便、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
腹泻时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严重者可达10次以上。粪便性状改变是核心特征,可能伴随急迫感或排便不尽感。婴幼儿可能出现尿布更换频率显著增加,粪便渗漏等情况。
粪便含水量超过85%时呈现稀糊状或水样,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细菌性腹泻可见黏液脓血,病毒性腹泻多为蛋花样水便。轮状病毒感染时典型表现为白色米汤样便。
肠蠕动亢进引发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绞痛,排便后可暂时缓解。炎症性肠病可能伴随持续隐痛,肠易激综合征常见餐后腹痛加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双腿蜷曲等非特异性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时常见伴随症状,严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诺如病毒感染时呕吐可能先于腹泻出现,食物中毒多表现为呕吐与腹泻同时发生。家长需注意婴幼儿呕吐物是否含有胆汁样物质。
感染性腹泻常伴低至中度发热,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出现高热。电解质紊乱可引发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重度脱水时可能出现嗜睡或意识改变。老年患者需特别关注血压变化等脱水体征。
腹泻期间建议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面条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可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或婴幼儿腹泻超过24小时未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粪便常规和病原学检查。注意便后洗手消毒,婴幼儿用具需高温灭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