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内科
偏头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冷热敷应用及穴位刺激等方法快速缓解。偏头痛通常由血管异常扩张、神经传导物质紊乱、遗传因素、环境诱因及内分泌变化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可选用曲普坦类如舒马曲坦、佐米曲普坦,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或麦角胺类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收缩扩张的脑血管或抑制疼痛传导起效。需注意药物可能导致恶心、眩晕等副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在黑暗安静环境中休息可减轻光声敏感性,配合前额及太阳穴区域轻柔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手段可通过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缓解发作,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避免已知诱发因素如红酒、奶酪、腌制品等含酪胺食物,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记录头痛日记可帮助识别个人特定诱因,建议每日固定入睡时间并限制咖啡因摄入量在200毫克以下。
前额冷敷可促使血管收缩缓解搏动性疼痛,后颈热敷能松弛紧张肌肉。使用冰袋时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温度干预单次不超过15分钟,交替进行效果更佳。
按压合谷、风池等穴位可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针灸治疗需选择足少阳胆经及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临床研究显示其能调节血清素水平。自行按压每个穴位需持续3-5分钟。
偏头痛患者应建立包含鱼类、坚果等富镁食物的饮食结构,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游泳或快走。发作期建议采用腹式呼吸训练,每天练习10分钟正念冥想可降低发作频率。需警惕出现言语障碍、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长期频繁发作需神经专科评估预防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