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内科
偏头痛可通过药物控制、生活调整、心理干预、物理疗法及中西医结合等方式治疗。偏头痛通常由遗传因素、激素变化、环境刺激、神经功能异常及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
针对急性发作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缓解疼痛。中重度疼痛可考虑曲坦类药物如舒马普坦、佐米曲普坦。预防性治疗可选普萘洛尔、丙戊酸钠等调节血管及神经功能。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药物滥用性头痛。
记录头痛日记识别诱因,如睡眠不足、酒精摄入或特定食物(奶酪、巧克力等)。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推荐快走、瑜伽等低强度有氧活动。避免强光、噪音等环境刺激,发作期需在安静昏暗环境中休息。
慢性偏头痛常伴随焦虑抑郁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疼痛应对方式。正念减压训练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诱发的发作频率。
疼痛发作时可用冷敷额头或热敷颈部缓解症状。针灸选取太阳穴、风池穴等穴位调节气血,推拿按摩可松解枕部肌群痉挛。经皮神经电刺激通过低频电流阻断痛觉传导,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用天麻钩藤饮,气血亏虚型适用当归补血汤。配合耳穴压豆、刺络放血等外治法。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川芎、白芷等中药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需在正规中医院调配使用。
长期管理需建立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摄入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坚果。避免含酪胺食品如腌制品,经期女性注意激素水平波动。当出现持续72小时以上的难治性发作或伴随发热、意识障碍时需立即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