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椎管内肿瘤手术并发症主要有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感染、硬膜外血肿、脊柱稳定性丧失五种类型。
手术操作可能直接损伤脊髓或神经根,表现为术后肢体麻木、肌力下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降低风险,术后需配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如甲钴胺、维生素B1。重度损伤需早期康复干预。
硬脊膜缝合不严密导致脑脊液外渗,表现为切口渗液、头痛。术中采用显微缝合技术,术后需保持头低脚高位卧床。持续漏液超过1周需考虑二次缝合修补。
包括切口浅表感染和椎管内深部感染,与手术时间长、脑脊液漏有关。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需使用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合并脓肿形成需手术引流。
止血不彻底或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血肿压迫脊髓,多在术后72小时内突发下肢瘫痪。需急诊行椎板切除减压术,术前术后需监测凝血功能。
广泛椎板切除或肿瘤侵袭椎体可导致脊柱后凸畸形,表现为慢性腰背痛。术中需评估稳定性,必要时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佩戴支具3个月。
术后需保持轴线翻身避免脊柱扭转,3个月内禁止弯腰负重。饮食宜高蛋白、高纤维素预防便秘,伤口愈合后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定期复查MRI监测肿瘤复发,长期存在神经功能障碍者需坚持康复训练,睡眠时使用记忆棉床垫减轻脊柱压力。出现头痛加剧或新发肢体无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