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轮状病毒肠炎可通过补液治疗、饮食调整、药物治疗、肠道微生态调节、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轮状病毒肠炎通常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轮状病毒肠炎容易导致脱水,尤其是儿童。口服补液盐是首选治疗方法,能够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常见的口服补液盐包括口服补液盐散、口服补液盐溶液等。对于严重脱水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液治疗。
患病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面条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症状。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
蒙脱石散能够吸附肠道内的病毒和毒素,减轻腹泻症状。消旋卡多曲颗粒可以减少肠道分泌,缓解腹泻。对于发热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等退热药物。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可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缩短病程。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
密切观察患儿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指征。每次腹泻后都应补充适量液体,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喂服补液盐。如出现持续呕吐、尿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等严重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
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以防止病毒传播。患病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饮食应循序渐进,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建议适龄儿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