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老人发晕呕吐可能由体位性低血压、耳石症、脑供血不足、胃肠炎、脑卒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体位、手法复位、改善循环、抗感染治疗、溶栓治疗等方式干预。
体位性低血压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退化、脱水或降压药物使用不当有关,通常表现为起身时头晕目眩伴恶心。建议老人变换体位时动作缓慢,增加水和盐分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剂量。
耳石症由内耳碳酸钙结晶脱落引起,典型症状为突发旋转性眩晕伴呕吐,头部转动时加重。可通过Epley手法复位治疗,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内耳微循环。
脑供血不足常与动脉硬化、颈椎病相关,表现为持续头晕伴喷射状呕吐。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或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扩张脑血管,同时需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胃肠炎多因进食不洁食物导致,除头晕呕吐外常伴腹泻腹痛。轻症可口服蒙脱石散止泻,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脱水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脑卒中属于危急重症,突发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需高度警惕。确诊后需在4.5小时内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后期配合丁苯酞软胶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建议老人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快速转头或突然起立。饮食选择低盐低脂的易消化食物如燕麦粥、蒸南瓜,分次少量进食。每日进行30分钟太极拳等温和运动,监测血压血糖指标。若呕吐物呈咖啡色或伴随意识障碍,须立即送医排查消化道出血或颅内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