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刚出生的婴儿护理需注重保暖、喂养、皮肤清洁、睡眠观察和预防感染。新生儿护理主要包括保持体温稳定、按需母乳喂养、脐带消毒、定期更换尿布以及避免交叉感染等措施。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需保持环境温度24-26摄氏度,穿戴棉质衣物和包被。避免包裹过紧或使用电热毯,可通过触摸婴儿颈背部判断体温,若出现手脚发凉需适当增加保暖。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建议使用暖箱维持恒温。
出生后1小时内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每天8-12次。母乳不足时可选择配方奶粉,注意奶具消毒和冲泡比例。每次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观察有无吐奶或呛咳。若出现拒奶、体重不增需及时就医。
每日用温水擦洗脸部、颈部及皮肤皱褶处,大便后及时清洗臀部并涂抹护臀霜。脐带残端用75%酒精每日消毒2次,保持干燥至自然脱落。避免使用爽身粉,洗澡水温控制在38-40摄氏度,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新生儿每日睡眠16-20小时,建议仰卧位防止窒息。婴儿床应远离窗户和软垫,避免与成人同睡。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肤色及肢体活动,出现呼吸暂停、青紫或异常哭闹需立即就医。
接触婴儿前需洗手,避免亲吻面部和手部。患病家属需佩戴口罩,定期开窗通风。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后观察局部反应。若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或精神萎靡,应及时儿科就诊。
新生儿护理期间需记录每日喂养量、大小便次数及体重变化。满月前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衣物单独清洗并阳光暴晒。母亲应注意营养补充和情绪调节,产后42天携婴儿共同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如持续黄疸、抽搐等,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