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室间隔缺损的杂音特点主要包括杂音的位置、性质、强度、传导方向以及伴随症状等。
1、杂音位置:室间隔缺损的杂音通常位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这是由于缺损部位位于室间隔,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左心室向右心室分流,产生异常血流信号。
2、杂音性质:杂音多为收缩期杂音,呈喷射性或吹风样,这是由于血液在高压下通过缺损部位时产生的湍流所致。杂音的持续时间与缺损大小有关,缺损较大时杂音可能持续整个收缩期。
3、杂音强度:杂音的强度通常为Ⅱ-Ⅳ级,缺损越大,杂音越响亮。但需注意,杂音强度并不完全与缺损大小成正比,因为还与心功能状态、肺动脉压力等因素有关。
4、杂音传导:室间隔缺损的杂音常向心尖部或背部传导,这是由于血流方向的影响。传导范围较广时,可能提示缺损较大或伴有其他心脏畸形。
5、伴随症状:室间隔缺损患者可能伴有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绀、杵状指等。这些症状与心脏功能受损、缺氧有关,需结合杂音特点综合判断病情。
在日常护理中,室间隔缺损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