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婴儿马牙可通过日常清洁、避免挑破、观察变化、皮肤护理、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马牙通常由口腔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阻塞引起。
用消毒棉签蘸取温水轻轻擦拭婴儿牙龈,避免用力摩擦刺激黏膜。哺乳后可用指套牙刷清洁口腔残留奶液,减少细菌滋生。每日清洁次数不超过2次,动作需轻柔缓慢。
禁止用针挑或手挤马牙,破损后易引发感染。家长需剪短指甲防止误伤宝宝口腔,哺乳前洗净双手。若发现马牙周围红肿需立即停止局部接触。
多数马牙会在2-3周内自行消退,需每日检查大小和颜色变化。记录马牙数量及出现位置,发现异常增大、渗液或伴随发热时需警觉。正常马牙呈乳白色米粒状且无痛感。
哺乳后擦拭婴儿口周防止唾液刺激皮肤,可涂抹少量食用级橄榄油保护口唇。选择柔软透气的围嘴及时更换,避免粗糙面料摩擦牙龈部位。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减少口腔干燥。
马牙若持续1个月未消退或伴随拒食、哭闹需就诊,可能与新生儿鹅口疮或疱疹性龈口炎混淆。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判断是否需药物干预,极少数情况需进行表面麻醉下剔除术。
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2的猪肝、蛋黄等食物。婴儿衣物需每日高温消毒,喂养器具煮沸15分钟以上。避免让婴儿接触成人手指或毛巾等可能携带病原体的物品,发育期间定期检查口腔卫生状态。保持婴儿睡眠姿势交替变换,防止单侧牙龈长期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