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过敏性紫癜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方式治疗,通常由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感染:感染是过敏性紫癜的常见诱因,如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治疗上需针对感染源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莫西林颗粒250mg/次,每日3次或阿昔洛韦片200mg/次,每日5次,同时配合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5ml/次,每日1次缓解症状。
2、药物过敏: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治疗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并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5mg/次,每日2次控制炎症,必要时可联合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滴剂10滴/次,每日1次。
3、食物过敏:常见致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海鲜等。治疗需避免摄入致敏食物,并使用抗组胺药物如非索非那定片30mg/次,每日1次缓解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片0.75mg/次,每日2次。
4、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治疗上以对症处理为主,使用抗组胺药物如左西替利嗪片5mg/次,每日1次缓解症状,必要时可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口服液100mg/次,每日1次调节免疫。
5、免疫异常: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过敏性紫癜。治疗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片50mg/次,每日1次调节免疫,同时配合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片10mg/次,每日1次缓解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片4mg/次,每日2次。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易致敏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体质;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