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软组织损伤可通过休息、冷敷、压迫、抬高、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软组织损伤通常由运动损伤、外力撞击、过度使用、姿势不当、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
1、休息:急性期应避免活动受伤部位,减少进一步损伤。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帮助组织修复。慢性损伤需调整日常活动强度,避免重复性动作。
2、冷敷:损伤后24-48小时内使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冷敷可收缩血管,减少肿胀和疼痛。注意避免皮肤冻伤,可用毛巾包裹冰袋。
3、压迫: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度压迫,减少组织液渗出和肿胀。注意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夜间可适当放松绷带。
4、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可使用枕头或软垫支撑,保持舒适体位。
5、药物治疗:轻度损伤可使用外用药物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辣椒碱软膏等缓解疼痛。疼痛严重时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软组织损伤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可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剧烈活动。日常护理中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