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甲亢可能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疾病、碘摄入过量、甲状腺结节、垂体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甲亢可通过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
1、遗传因素:甲亢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甲亢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遗传因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异常,进而引发甲亢。日常护理中需注意定期体检,监测甲状腺功能。
2、自身免疫疾病:Graves病是甲亢最常见的病因,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Graves病通常表现为心悸、手抖、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可选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3、碘摄入过量:过量摄入碘可能刺激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诱发甲亢。日常饮食中应避免过量食用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保持碘摄入在合理范围内。
4、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尤其是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引发甲亢症状。治疗可采用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切除结节。
5、垂体功能异常: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异常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发甲亢。垂体功能异常通常与垂体瘤等疾病有关。治疗需针对垂体疾病进行干预,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甲亢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均衡营养,避免高碘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甲亢症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疾病控制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