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突发性耳聋可通过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激素治疗、改善微循环治疗、营养神经治疗等方式干预。

1、药物治疗:

常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减轻内耳水肿,配合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内耳血流。部分患者需使用巴曲酶等抗凝药物,合并病毒感染时可能应用更昔洛韦。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高压氧治疗:

通过高压氧舱增加血氧分压,促进内耳毛细胞修复。建议发病2周内开始治疗,每日1次连续10-15次。对于伴有耳鸣、眩晕的患者效果更显著,需排除气胸等禁忌症后实施。

3、激素治疗:

早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可抑制炎症反应,口服泼尼松逐渐减量至停药。耳后注射甲强龙能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但需注意血糖升高、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监测。

4、改善微循环:

选用前列地尔或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配合尼莫地平口服扩张血管。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老年人需警惕直立性低血压风险,避免突然体位改变。

5、营养神经治疗:

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维生素B1营养听神经,辅酶Q10改善细胞能量代谢。可配合针灸刺激听宫、翳风等穴位,疗程不少于1个月,听力恢复后期需定期复查电测听。

发病后72小时内是黄金治疗期需立即就诊,治疗期间保持低盐饮食避免烟酒刺激。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内耳充血,进行屏气鼓气训练调节中耳压力。恢复期避免噪音环境,适度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较适宜。听力未完全恢复者需按医嘱持续用药3-6个月,配合声刺激训练促进神经重塑。